读者:1为什么会需要认知和知识?智能系统不同于非智能机械系统,在于智能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。为了实现目的,系统需要感知环境变化,认知变化规律,从而对未来做出预见,进而预设系统的反应机制,来实现目的。所以,对智能系统来说信息和知识的获取与处理是最核心部分。认知和知识都是为了能正确的做出预见和预设而形成的。乔力:对,智能即随机应变,非智能即公式,应变显然需要知己知彼,公式就简单多了,应变的耗时比公式长,因为一颗思路清晰的人脑处理信息不如电脑快,更何况是一颗混乱的大脑,以及复杂混乱的信息呢?智能比非智能的正确率高很多。读者:2哲学是体系化的认知。体系化就是各认知观点间是有关联,而且是逻辑自恰的。所以,不是随便什么些观点都可以自称为哲学。哲学有两类工作,一是对因果关系进行溯源来产生新的认知,这就是形而上学,二是分析已认知到的各个因果关系之间是否统一和逻辑自洽,从而对认知是否有错误做判断。乔力:观点只是观点,零散的。哲学是一门学问,学问自然有要解决的几个大的主题,人,动物,宇宙,以及彼此关系。哲学是一个学科,学科自然是系统化的,由浅入深的。第一类工作,就是理清头绪。第二类就是,自我校正。理清万事万物的头绪,校正当下的事物的位置和状态。读者:3那么,一个逻辑是否需要依赖其它逻辑才能形成呢?如果是,那第一个逻辑理性是如何产生的呢?如果不是,那非逻辑和无理性的东西中,又如何能形成逻辑理性?所以,理性总是先验的假设其认知是正确的,直到出现了矛盾或悖论,才判定原来的认定逻辑有错误,这就是辩证思想。乔力:一个逻辑需要依赖其他逻辑产生,区别在于,并不是依赖相同的完善已成型的逻辑,而是依赖一个大的不成型的没有内容只有框架的逻辑思路,这个大的逻辑思路的工作是把碎片的知识通过思路编织,形成一个成熟完善的逻辑,这也是逻辑形成的工作机理。读者:4这也是为什么,从逻辑上来说只能确定错误的所在,而无法断定没有发现错误的就是正确。是否正确,最后只能由实验或实践来证明。哲学意义在于,一是排除逻辑可以发现的错误,以确定所要实践的内容,二是当实践出错后,分析导致错误的原因。乔力:比如灵魂,以前,有人认为迷信,后来被实验测量出真实存在,在得到结果以前,人只能猜测,还有很多事物需要科学验证。直接领悟需要做什么,避免没头没脑什么都做。善后。读者:5科学就是通过实验或实践来判断认知是否属实,科学精神就是用实践或实验来证明的求真求实精神。“科学”这一概念范畴的核心就在与可否进行实验或实践。“科学的”就是经过实践或实验证明的,否则就仅是一个猜想。没手段实验和实践,仅从逻辑上来做出判断分析的只能被归为哲学观念,而不能说是科学的。伪科学的盛行正是现代科学界模糊了哲学与科学区别,把哲学观念也标示为科学理论,导致什么都是科学。乔力:此言得之,科学是实验的,用科学的测量方法来给哲学量体裁衣显然是闹笑话。以下为非回复内容:看过我的《哲学穿不上科学的裤子,历史穿不上艺术的裙子——乔力西方哲学分析0序A》文章的读者都知道,我正在将哲学通俗化,所以,在文章中,我使用了非常通俗的语言,因为我知道,很多人都还是门外汉,完全不知和一知半解的情况很多。而这位读者的评论,看得出是一位有哲学理论功底思路清晰的人,所以我的回复也不再规避,不再担心他是否看不懂,所以,用词,表达,但求凝练简明,学术交流嘛,这也是对他的尊重。难得在百家号遇见专业的读者,找到了年在哲学群的感觉,久违了。.7.21.01:09中国海南三亚评论+回复共约字全文字乔力,互动百科名人百科作家乔力,字仲奚,曾用笔名泥巴,空杯子,90年,西安长安人,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参会学者,国际作家联盟成员,西安太极城哲学创新研究院研究员,中华作家协会会员,天津市河西区作家协会会员,14岁开始注重思想创作,过往作品类型为:散文,杂文,哲理诗,约篇,近期作品为奥修《没有水没有月亮》《沙的智慧》梭罗《瓦尔登湖》海伦凯勒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》读书分析近5万字,目前已开始着手中西哲学分析,以及人文书籍读书分析。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zl/pgzl/6536.html |